《最后的子弹》剧情简介
1950年,除川西外,整个中国大陆地区已全部解放。在解放在大军向西昌进发之际,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死守川西,等待国际时局的变化。于是,川西第一天险——天蒙山,便成了国共两军的必争之地。\r\n因为有个哥哥是国民党军官,解放军某部文化教员马一武参军五年,一直未能入党。在跟随部队向西昌进军的时候,文化工作队被蒋军集体俘虏,就在被枪杀之际,有个国民党军官因为马一武的原因将文化工作队全部放了。这个事件引起了文化工作队对马一武真实身分的极大怀疑。\r\n此时,解放军某部在攻打盘据在川西天蒙山上的国民党183师时受挫。军部派梅大水师长率部增援时,梅大水了解到183师的师长是自己曾做过长工的马家的大儿子马一文,而马家的二儿子正好在解放军文化工作队做文化教员。通过马一文放掉马一武的行为,梅大水认为马一文看重兄弟情,便决定让马一武利用亲情去前线对哥哥作劝降工作。\r\n梅大水对马一武交待劝降任务时,马一武不愿意去做劝降工作。原来,马一武读大学时的女朋友后来强行被马一文夺走,他与哥哥因此有着不可消除的恩怨情仇。\r\n经做工作,马一武还是给马一文写了一封劝降信,没料到马一文回信说,因大势所困,他派人与解放军谈判,决定投降。\r\n某部孙团长带着马一武和一个排前往受降,不料马一文是诈降,这些解放军全部成了俘虏被押上天蒙山,成了马一文阻挡解放军进攻天蒙山的盾牌。一直受到怀疑的马一武在主动要求跟追马一文作为俘虏上了天蒙山后,更是因为诈降事件,成为内奸嫌疑。\r\n马一武上山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大学恋人宋逸琴,但她此刻已经成了自己嫂子并有了儿子马小文。马一文要放马一武下山,但马一武深知因为马一文的诈降是因为自己所致,自己如若下山根本对组织说不清楚,同时,自己也不能丢下被俘战友独自下山。\r\n马一文认为,马一武不肯下山是为了宋逸琴。深夜兄弟第一次单独在一起就激起马一武对哥哥的夺妻之恨,就在他要痛打马一文的时候,马一文掏出枪来项住了弟弟。这时,宋逸琴拦在了两人中间。马一文知道弟弟对自己的恨,把枪给马一武让他打死自己,一是可以了结情仇,二是可以解除解放军对他是内奸的怀疑。但马一武认为枪里没有子弹,马一文将枪里一颗子弹退出枪膛,告诉弟弟,这就是十五年前弟弟从西康藏民手中买来的子弹。\r\n那是1935年,马一文的父亲和宋逸琴的父亲结下大仇,为救父亲,马一文让弟弟买来一把驳壳枪和二十颗子弹,但是因驳壳枪滑膛,二十颗子只剩下一颗。这一颗子弹十五年来围绕马宋两家和马氏兄弟两个的命运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会加剧马宋两家和马氏兄弟两个的仇恨。\r\n马一文的诈降让解放军加快了围歼天蒙山国民党部队的军事准备,只有梅大水还对马一武的劝降尚抱期望,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自己浴血奋战多年的战士们做梦都是胜利后回家与亲人想见,而川西的老人们也在盼望着在山上为国民党打仗的儿子回来帮助家人种田。如果强攻天蒙山,双方都将有一大批人死于这场残酷的战斗。梅大水想办法通知马一武,他愿意做马一武的入党介绍人。于是,马一武在山上强忍感情上的痛苦,抛弃个人恩怨做着哥哥的劝降工作。被台湾派往天蒙山的特派员毛达华看出马一武对天蒙山的威胁,用尽一切办法破坏马一武的劝降行动。
《最后的子弹》相关视频
-
6.0 陈胜王
-
4.0 赤橙黄绿青蓝紫
1982 国产简介:根据蒋子龙同名小说改编。 1982年,小说发表后,电影、电视剧同时改编拍摄,电视剧先于电影播出,反响强烈。陈宝国因此获得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一举成名。 -
2.0 风流侠侣
-
1.0 凤阳士人
-
6.0 复仇女1998
-
1.0 嘿!小海军
1995 国产简介:滨海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 (2)班的同学们要去参加海军军校的军训,唯独胡越儿不想去,奶奶要为她开假病假条,被爷爷批评。行军途中,耿小伟约方泉溜进饭店胡吃海喝,耿因食物不洁腹泻掉队,幸有牛教官背着他走。 在浪术训练中,林贝南、方泉受到表扬,胡越儿却怕得趴在浪木上哭,张教官仍严格要求她完成课目。方泉接到家信,得知父亲弃家而去,当晚他越墙归家安慰妈妈并将父亲情妇的摩托车弄坏,被当场抓住。方也因严重违纪,被撤去中队长职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教官与陈老师为耿小伟未经正规手续请假离校也发生争执,这下急坏了同学们。他们自编自演一场木偶戏,使张、陈握手和好。 林贝南得知父亲贪污受贿被捕的消息,将自己反锁进船舱痛哭。张教官耐心劝说,帮她战胜了人生的第一次风浪。 旭日东升,战舰又驶向大海,孩子们经过严格的军训,经受了种种生活风浪的考验,已成长为真正的小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