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路神卦女》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开始后,我国西部沙城的汉、维、蒙、回等各族人民为抗日募捐了五千两黄金。为了确保这笔抗日资金万无一失地送到抗战军民手中,父老乡亲们挑选了年轻勇猛的驼把式驼龙负责押送任务。驼队启程后,素有神卦女之称的金赤子一家人,执意要跟从驼队去远处谋生。“哈盛号”刘掌柜见金赤子颇有姿色,遂点头同意。驼龙心存疑虑,但无可奈何。入夜,驼队露宿于烽火台,在篝火的映照下,金赤子一家欢歌狂舞,一边的驼龙出神地注视着金赤子的迷人舞姿,似有所思。驼队行至大漠里的魔鬼城时,遇到了一股土匪,驼龙为了驼队的安全,他毅然孤身一人闯入匪窟。匪首朱铁头逼迫驼龙把黄金留下一半,驼龙大智大勇,猛然将枪口对准朱铁头,终于化险为夷。驼队继续赶路,突然一队骑兵包围了驼队,他们强行征用了驼队的骆驼,又押走驼龙。 是夜,金赤子施巧计救出驼龙谁知从小就与金赤子定婚的尕熊却趁乱窃走黄金。因缺水断粮,金赤子患了风热病,奄奄一息,驼龙见状杀掉自己心爱的红阉驼,用它的血救活了金赤子。金赤子摘下胸前的花荷包送给驼龙,表达了对他的爱慕之情。得知黄金被窃,金赤子十分着急,劝说尕熊把黄金交还驼龙,不料尕熊怕她泄漏消息,竟令手下人把金赤子装进麻袋。驼龙向金赤子的父母郑重求婚,被拒绝,他急忙去找金赤子。他击倒尕熊等人,救出了金赤子。驼队来到野狼口,朱铁头率土匪追杀而至,一场恶战夺去了金赤子、刘掌柜的生命,而驼龙最终将黄金保住了。太阳从大漠中冉冉升起,在晨晖下,驼龙保护着这笔抗日资金奔向远方。
《驼路神卦女》相关视频
-
4.0 琳达2024
-
10.0 伦敦最坏的男人
-
4.0 47路巴士
-
10.0 媚态观音
1992 剧情简介:大足石刻始于晚唐,盛于两宋,迄于明、清,雕像有五万余尊,内容以佛教雕刻为主,并有道教和儒家雕像。它分布于四十多处,但数宝顶山和北山两处的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这里自一九八一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外游客已不下于二百多万人次了。 在大足石刻北山数珠手观音石像,她身高不过三尺,头戴宝冠,脚踏莲花,体态轻盈仿佛随风欲动,眼角嘴角含颦欲笑而又略略带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关于这一尊石刻,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的故事,让后世为之动情。 据说,宋代有位老石匠想在北山雕一尊数珠手观音的女神像。可他设计了许多小样,都感到不满意。一天傍晚,他收工回来,闷闷不乐地坐到小溪边洗脚,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瞧您的裤角都湿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牧羊小姑娘。小姑娘见老石匠不无谢意地瞧着自己,不由得抿嘴含羞一笑。她那善良的心地和妩媚的样子,一下子激发了老石匠的灵感。老石匠忘却了劳累,重返山上,披星戴月,鬼斧神工,照小姑娘的神态将这尊人情味极浓的女神石像一气呵成。 按佛教经文定名,这一石像应叫数珠手观音,但她一问世,立时名振北山,后人倾羡她的美貌,便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媚态观音”。听说不久前,有位舞蹈演员要学她的姿态,可不是过于“媚态”,就是过于矜持,总学不象。可见古代石刻大师用心血雕塑的石像是多么出神入化! 90年代初蒋勤勤拍的第一部戏就是《媚态观音》,那时,她还是艺校的学生,第一次演戏举手投足就很有天分。 -
4.0 春琴抄1976
1976 剧情简介:大阪修道街药商的女儿春琴(山口百惠 饰)生的美丽动人,但小时候因为眼疾而失明,却在三弦琴上练就出一番造化,生性清高的她不愿被人瞧不起,性格也愈发古怪起来。照顾她日常起居的是比她大四岁的仆人佐助(三浦友和 饰),伴随着春琴的佐助对小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追随春琴学习三弦的他和春琴的接触与日俱增,逐渐心生爱意。二人的微妙关系,春琴却不为承认,直到春琴因为意外被毁容。为了不让春琴感到难过,佐助选择了刺瞎自己的双眼,这样,留在他脑海里的便是小姐永远美貌的样子。二人自此再没有什么间隙,永远的生活在了一起…… 本片改编自谷崎润一郎的同名小说。 -
8.0 烧酒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