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剧情简介
1938年中山舰殉难后受伤的抗战伤兵胡宜生,回宜昌养伤时正赶上宜昌大撤运。在号称“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中,胡宜生结识了共产党,并在共产党的感召下积极组织宜昌社会各界投入大撤运工作,使大撤运奇迹般地完成。胡宜生在成为宜昌英雄的同时,也赢得了土家妹子成四妹的爱情。随后,胡宜生随江防军驰援枣宜会战,见证张自忠为保宜昌而战死疆场,深感震撼。宜昌沦陷后,胡宜生拉起一支以土家族划夫队为主的民间武装,号称红旗营,不断袭扰打击日寇。1943年,日寇发起鄂西会战目标直指长江天堑石牌要塞,妄图拿下石牌,威逼重庆。胡宜生在中共地下党的指导下,率领民间武装,广泛发动群众,运送粮食与武器弹药,支援江防军作战,在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大战中大败日军,从而谱写了一曲“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抗日壮歌。
《宜昌保卫战》相关视频
-
9.0 包公1986
1986 国产简介:《包公》以传奇的手法,运用电视的特殊手段,把一个刚直不阿、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青天形象推上了屏幕。在塑造他刚正一面的同时,又赋予他个人的七情六欲和浓重的人情味,用现实主义手法,把一个在戏曲中神化了的包公形象还原成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有欢乐、有苦恼、有建树、有挫折的人性化色彩很浓的艺术形象。《包公》播出后,受到了专家和电视观众的极大欢迎,好评如潮。 黄河,源远流长,它孕育出多少灿若星辰的古今人物和令人神往的美妙故事。北宋仁宗年间,出了个至今有口皆碑、妇孺皆知的人物——包拯。他一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执法如山,人称“包青天”! -
7.0 恨也深深爱也深深
-
9.0 黄金荣与露兰春
-
2.0 几度夕阳红1989
-
1.0 失火的天堂1985
-
1.0 我是一片云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