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红浪》剧情简介
1958年秋天,正是全国大炼钢铁时期,大巴山岭南、岭北两县掀起大炼钢铁的高潮。岭北铁厂是厂长范启光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几年来成绩显著,生产指标月月向上。但范厂长自恃有功,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追求个人名利,搞形式主义。副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秦桂兰上任后,与范厂长的错误思想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引起范厂长的极大不满。这时岭南也建立了铁厂,但既无设备又缺乏技术人才,因此,他们派人到岭北去求援,但范厂长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以两厂不是一个系统为名拒绝派人帮助。秦桂兰坚持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原则,并得到县委的指示,为岭南铁厂派出了技术人员何壮。何壮到岭南铁厂后,受到县委书记许康和群众的支持和欢迎。在许书记的领导下,岭南铁厂发展迅速,铁产量不断增长,并与岭北展开友谊竞赛。岭北铁厂因矿石质量不好,产量逐渐下降。范厂长认为扭转岭北生产局面,必须要调回何壮。他不顾秦桂兰和广大群众反对,派贾股长携公函到岭南调人,并打电话给何壮,说由于秦桂兰的原因致使铁厂将要垮台,继而使何壮对未婚妻秦桂兰产生误解,甚至两人在感情上出现裂痕。后来,许书记帮助何壮了解事情真相,提高认识,使两人重归于好。同时,许书记在与何壮谈话过程中发现何壮就是他20年前参加红军时失散的儿子冬娃,父子终于团聚。汉江上游连日阴雨,岭南运粮车辆被阻隔在大江对岸,使岭南陷入严重的断粮状态。何壮被派到岭北借粮,见到范厂长对岭南的灾情无动于衷,真正看透范厂长缺乏阶级友爱精神和本位主义错误。在党支部扩大会议上,大家对范启光提出批评,在大家的帮助下,范启光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在秦桂兰的启发下,岭北群众主动借粮支援岭南,岭南也主动提出支援岭北矿石。在大协作精神的感召下,范启光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为便于领导和有利生产,上级决定岭南、岭北两县合并改称赤龙县,岭南、岭北两县铁厂也合并为钢铁联合企业。从此,大巴山区高炉成林,呈现一片崭新景象。
《巴山红浪》相关视频
-
4.0 琳达2024
-
10.0 伦敦最坏的男人
-
4.0 47路巴士
-
10.0 媚态观音
1992 剧情简介:大足石刻始于晚唐,盛于两宋,迄于明、清,雕像有五万余尊,内容以佛教雕刻为主,并有道教和儒家雕像。它分布于四十多处,但数宝顶山和北山两处的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这里自一九八一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外游客已不下于二百多万人次了。 在大足石刻北山数珠手观音石像,她身高不过三尺,头戴宝冠,脚踏莲花,体态轻盈仿佛随风欲动,眼角嘴角含颦欲笑而又略略带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关于这一尊石刻,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的故事,让后世为之动情。 据说,宋代有位老石匠想在北山雕一尊数珠手观音的女神像。可他设计了许多小样,都感到不满意。一天傍晚,他收工回来,闷闷不乐地坐到小溪边洗脚,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瞧您的裤角都湿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牧羊小姑娘。小姑娘见老石匠不无谢意地瞧着自己,不由得抿嘴含羞一笑。她那善良的心地和妩媚的样子,一下子激发了老石匠的灵感。老石匠忘却了劳累,重返山上,披星戴月,鬼斧神工,照小姑娘的神态将这尊人情味极浓的女神石像一气呵成。 按佛教经文定名,这一石像应叫数珠手观音,但她一问世,立时名振北山,后人倾羡她的美貌,便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媚态观音”。听说不久前,有位舞蹈演员要学她的姿态,可不是过于“媚态”,就是过于矜持,总学不象。可见古代石刻大师用心血雕塑的石像是多么出神入化! 90年代初蒋勤勤拍的第一部戏就是《媚态观音》,那时,她还是艺校的学生,第一次演戏举手投足就很有天分。 -
4.0 春琴抄1976
1976 剧情简介:大阪修道街药商的女儿春琴(山口百惠 饰)生的美丽动人,但小时候因为眼疾而失明,却在三弦琴上练就出一番造化,生性清高的她不愿被人瞧不起,性格也愈发古怪起来。照顾她日常起居的是比她大四岁的仆人佐助(三浦友和 饰),伴随着春琴的佐助对小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追随春琴学习三弦的他和春琴的接触与日俱增,逐渐心生爱意。二人的微妙关系,春琴却不为承认,直到春琴因为意外被毁容。为了不让春琴感到难过,佐助选择了刺瞎自己的双眼,这样,留在他脑海里的便是小姐永远美貌的样子。二人自此再没有什么间隙,永远的生活在了一起…… 本片改编自谷崎润一郎的同名小说。 -
8.0 烧酒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