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之战》剧情简介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天下大乱。汝南太守王弥,起兵叛晋。叛军先攻破许昌,然后继而转攻洛阳,作为当时国都的洛阳岌岌可危。时任相国参军、侍中、中护军的荀崧率领族弟荀馗以及军中士卒抵抗叛军。当时荀崧之母荀老夫人重病在卧。一方面是国家之乱,另一方是人伦之情,眼见荀崧忠孝难以两全。在此危难之际,荀崧幼女,年仅十三岁的荀灌为救祖母之命,替父亲排忧解难。王弥服罪之后,荀崧加封南中郎将,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驻节宛城。可是好事不长久,原新野王司马歆帐下的南蛮司马杜曾自封南中郎将、竟陵太守,一路奔袭到宛城,要荀崧投降,让出城池和宛城的百姓归他管辖。杜曾有备而来,围困宛城,留下了荀灌做人质,荀灌也知道了这些连续作乱的反贼都是受了一个人的挑唆和指使,荀灌转念想到杜曾不会善罢甘休,只身前往襄阳搬取救兵。可襄阳守官石览拒不发兵,荀灌以一番感天动地的言论令石览当场拍案叫绝,遂率兵前往。荀灌带着救兵杀到宛城,击败杜曾,解了宛城之困。
《宛城之战》相关视频
-
10.0 伦敦最坏的男人
-
4.0 47路巴士
-
10.0 媚态观音
1992 剧情简介:大足石刻始于晚唐,盛于两宋,迄于明、清,雕像有五万余尊,内容以佛教雕刻为主,并有道教和儒家雕像。它分布于四十多处,但数宝顶山和北山两处的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这里自一九八一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外游客已不下于二百多万人次了。 在大足石刻北山数珠手观音石像,她身高不过三尺,头戴宝冠,脚踏莲花,体态轻盈仿佛随风欲动,眼角嘴角含颦欲笑而又略略带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关于这一尊石刻,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的故事,让后世为之动情。 据说,宋代有位老石匠想在北山雕一尊数珠手观音的女神像。可他设计了许多小样,都感到不满意。一天傍晚,他收工回来,闷闷不乐地坐到小溪边洗脚,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瞧您的裤角都湿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牧羊小姑娘。小姑娘见老石匠不无谢意地瞧着自己,不由得抿嘴含羞一笑。她那善良的心地和妩媚的样子,一下子激发了老石匠的灵感。老石匠忘却了劳累,重返山上,披星戴月,鬼斧神工,照小姑娘的神态将这尊人情味极浓的女神石像一气呵成。 按佛教经文定名,这一石像应叫数珠手观音,但她一问世,立时名振北山,后人倾羡她的美貌,便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媚态观音”。听说不久前,有位舞蹈演员要学她的姿态,可不是过于“媚态”,就是过于矜持,总学不象。可见古代石刻大师用心血雕塑的石像是多么出神入化! 90年代初蒋勤勤拍的第一部戏就是《媚态观音》,那时,她还是艺校的学生,第一次演戏举手投足就很有天分。 -
4.0 春琴抄1976
1976 剧情简介:大阪修道街药商的女儿春琴(山口百惠 饰)生的美丽动人,但小时候因为眼疾而失明,却在三弦琴上练就出一番造化,生性清高的她不愿被人瞧不起,性格也愈发古怪起来。照顾她日常起居的是比她大四岁的仆人佐助(三浦友和 饰),伴随着春琴的佐助对小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追随春琴学习三弦的他和春琴的接触与日俱增,逐渐心生爱意。二人的微妙关系,春琴却不为承认,直到春琴因为意外被毁容。为了不让春琴感到难过,佐助选择了刺瞎自己的双眼,这样,留在他脑海里的便是小姐永远美貌的样子。二人自此再没有什么间隙,永远的生活在了一起…… 本片改编自谷崎润一郎的同名小说。 -
8.0 烧酒战争
-
4.0 看守的信条
2025 剧情简介:本剧改编自荣获“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大奖的城山真一同名小说,讲述加贺监狱中一名狱警因一次温情之举,引发动摇体制的重大事件。故事融合人性描写与本格推理,聚焦希望、制度与救赎之间的冲突。 竹内凉真饰演热血狱警宗片秋广,坚信“给予受刑人活下去的希望是看守的使命”,日复一日倾力协助他们更生;木村文乃饰演神秘的上级狱警火石司,是通过上级考试、曾在法国监狱任职的精英干部,外表冷峻、面带疤痕,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